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影音

廉洁四川第161期《剑指“微腐败”》

来源: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8-03-26 17:46:28

今天我们就走进成都市,关注他们近期查处的两起基层“微腐败”案件。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本期《廉洁四川》栏目。

2018年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而在“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在全国16个省市开展街头随机调查采访。数据显示,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基层反腐”仍是各地受访群众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旗帜鲜明正风反腐,下大力气整治基层“微腐败”,群众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今天我们就走进成都市,关注他们近期查处的两起基层“微腐败”案件。

 

【正文】

今年2月,成都市纪委接到高新区清风乡汪家桥村村民举报,反映该村从简阳市划归到成都高新区之前,简阳市实施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对实施该项目的农户免费提供水稻复合肥,但汪家桥村本应享受这一政策的村民却花钱购买了水稻复合肥。接到举报后,成都市纪委责成高新区纪工委尽快对汪家桥村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暗访)

【同期声】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汪家桥村的化肥发给他们没有?

【同期声】高新区清风乡工作人员:发放了,乡上直接运到村上的各个点。

工作人员在调查中了解到,汪家桥村村民所反映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从2015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

【同期声】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有没有相关的一些记录?

【同期声】高新区清风乡工作人员:在村上发放这个化肥之后,上交了相关的签字花名册和台账。

【同期声】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台账在哪里呢?

【同期声】高新区清风乡工作人员:在这儿。

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期间,原属简阳市的清风乡争取到了农业粮食生产提升项目。根据政策,对实施项目的农户免费提供水稻复合肥。从乡干部的回答以及乡里的台账上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那么老百姓的反映又缘何而来呢?

【采访】成都市高新区清风乡汪家桥村 村民:这周围的几个村都没有收钱的情况,为什么我们一个村在收钱呢?

原来在汪家桥村,本应免费发放的水稻复合肥是村民花钱买来的。那么村民反映的收费问题是不是存在呢?高新区纪工委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汪家桥村村主任谢维兴。

【同期声】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实际在发放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操作的,怎么发放的?

【同期声】成都市高新区清风乡汪家桥村主任 谢维兴:我们收了一些费用。

调查发现,汪家桥村共有4个可以免费领取水稻复合肥的补助项目,领取水稻复合肥共计24.95吨。由于绝大部分村民都不了解此项政策,汪家桥村干部便想将这24.95吨化肥变卖,用于解决村上所谓“不好报销”的开支。2015年12月,汪家桥村原党支部书记谢加银、村主任谢维兴、村文书汪鹏三人,趁一家农业公司到汪家桥村推广配方肥之机,商量用捆绑销售的方式掩盖变卖免费化肥的行为。

【采访】成都市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 潘青龙:将这部分免费发放的化肥,以30元每袋的价格然后卖给村民。

经查,2015年至2016年,清风乡汪家桥村将本应免费发放的24.95吨水稻复合肥按30元一袋的价格卖给村民,所得价款22380元全部进入了村上的“小金库”,用于春耕时村上的排水清淤工作的误工误餐补贴。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高新区纪工委对全部违纪干部作出了党纪处分。

【采访】高新区清风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胡恒仕:这说明我们乡纪委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方面,监督还没有完全到位。我们乡纪委将从这个案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社会关注高,群众反映强烈,它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程中,成都市对于蝇贪同样是重拳出击,零容忍。新津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原院长艾勇就为自己的贪念付出了代价。

2017年5月至6月,新津县委巡察办对该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巡察时,发现一些工程项目有不走程序、不按规矩报批等情况。接到县委巡察办移交的问题线索后,县纪委立即开展相关初核工作。

【采访】新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岳方波:我们发现这背后不可能仅仅是一个违规的问题,在这个“面 纱”下面肯定还有其他该院的领导可能涉嫌重大的违纪违法问题。

调查发现,近几年来新津县妇幼保健院的医护用品的洗涤业务一直由当地人沈某承揽。2014年,沈某的公司和县妇幼保健院签订一份长期洗涤业务合同。在这份合同中,纪委工作人员发现了问题。

【采访】新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岳方波:

2013年度,他实际付的服务费只有9.6万元,而在2014年开始,每年就高达36万,而且合同上签订的是每年还要递增3万,然后数额就超过了2013年度的四五倍。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在核查过程中,事实上后来经过查明,该院院长艾勇与供应商沈某还口头约定,每一年给他(艾勇)好处费3万元。

至案发时,艾勇已从中得到8.5万元的好处费。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人员发现,除了洗涤业务,医院的工程项目也存在不少问题。2014年初,新津县妇幼保健院为创建二等甲级医院,开始对医院部分建筑进行改造。为规避公开招标,艾勇擅自决定把本应是一个项目的工程,拆分为数十个小项目,以每个项目不超过5万元的合同金额,直接与天喜装饰公司签订施工合同。

【采访】新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岳方波:我们经过进一步的初核,就发现什么问题呢?该院的维修改造项目,事实上不是由新津天喜美工装饰部做的,而是由艾勇的弟弟艾天他的名义做的。

而在调取的医院改建工程付款发票中,调查人员发现,还有一家收款单位是新津县五津镇忠华印务公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采访】新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 岳方波:它的主要业务就是打字、复印,还有一些简单的广告制作,我们就觉得里面有问题。然后在对中华印务部的老板进行背景调查时,发现他就是新津县妇幼保健院分管副院长李国辉的亲哥哥。

至此,艾勇等人的违纪违法行为也彻底暴露出来。2017年12月,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新津县纪委给予艾勇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8年1月,新津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艾勇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期一年执行;没收非法所得8.5万元,并处罚金10万元。

上述两起案件仅仅是成都市整治基层“微腐败”的缩影,自2017年5月以来,成都市进一步加强对惠民政策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工程建设领域等八个方面的督察力度,在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采访】成都市纪委常委 刘耕芸:发生在基层的“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去年以来,我们成都市共清仓起底“微腐败”问题线索2385件,立案1892件,处分1739人,追责问责336件、416人,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主持人:

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有时腐败虽“微小”,但危害的却是民心。只有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下大力气整治“微腐败”,才能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18年,《廉洁四川》将持续报道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微腐败”治理工作,敬请关注。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收看,再见。

 


上一篇:廉洁四川第160期《长记性的组织生活会》

下一篇:廉洁四川第169期《女大学生村官“变形记”》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资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资阳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四川连联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50201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