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11 11:44:58
“他们(走访干部)天天都要从我这里路过,我经常看到他们在这周围忙来忙去的。”我市今年4月以来开展的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给雁城市民李祝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祝平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她看到干部们在持续奔忙,心头感觉很欣喜。
开展干部大走访,就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日记记录“民意”,用实效聚焦“民心”;让广大干部鞋底粘上泥土,裤脚浸上露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开展干部大走访,走出了新高度——全市各级干部职工4万余人先后参与大走访,到田间地头办实事;走出了新宽度——深入2131个村(社区),走访(电话询问)群众200余万人次;走出了新成效——首轮大走访收集到47117个问题,已处理办结46000多件,办结率98.5%。
层层压实责任 走访深入“不走样”
记者在市社会评价办采访获悉,2016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名靠后,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干群见面率不高,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的心声和期盼了解不深入,回应不及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干群关系疏远。
畅通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落实好群众“心声”,化解好基层矛盾,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迫在眉睫。
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了《资阳市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2017年工作方案》,要求乡镇(街道)全体干部,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小组长在辖区内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户户见面”;要求市、县(区)部门大走访联系点不重复、不交叉,每年至少走访2个村。
大走访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推动干部队伍切实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沉到基层听取社情民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面对面听心声、点对点办实事,切实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认同度、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建立完善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机制,明确问题处理流程和工作规范,是有效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核心关键。”相关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对收集的问题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切实找准制约民生改善的“堵点”;所有问题汇总到市、县(区)社会评价办,个案问题由市级分管领导按部门和县(区)职责交办处理,共性问题报市县(区)社评办分级分类交办处理,切实解决好制约民生改善的“短板”;对处理好的问题要加强回访督查,各级纪检、组织和督查部门要通过电话抽查和随机暗访等方式对各类问题进行回访。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贴近民生、解决问题,要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既是集中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更是干部‘接地气、转作风’的务实举措。”全市干部开展大走访,就是要走得勤、问得细、帮得实,坚决不能搞成“一阵风”,而是要微风轻拂“进万家”,长吹常新,保证走访“不走样”。
进万家访民生 走访走出“真民生”
“40多名干部全部进驻社区,实行分组包片,制定详细的走访方案、落实具体责任、加强考评问责,就是要保障大走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雁江区资溪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陈千胜说。
网格员张建梅大走访的“民情记事本”上,详细记录着她走访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她翻着记事本告诉记者,打勾勾的是已经处理好的问题,打圈圈的是还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打黑色三角符号的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一行行黑色的字迹、一页页满满的记录、各种标识符号蕴含着一名基层工作者的真情实意。记者看到,记录的问题多,但圈圈勾勾也打得特别多,一本“民生实账”体现的是一种“民生实情”。
基层社区的这些细致工作只是全市干部挽起裤腿、甩开膀子大走访的一个缩影。各级各部门还在不断地走出“新模式”和“新举措”,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接地气”,听音解困“惠民生”。
雁江区将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量化走访任务,采取“三讲三听三办理”的方式,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干部在一线锻炼。安岳县结合大走访活动,以“宣传解释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问题、开展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坚持听音解困“五三工作法”化解群众问题诉求,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基层能满意、社会真欢迎的叠加效应。乐至县在大走访中,集中开展“三下基层转作风、 三进三帮促发展”活动,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虚心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回来。
“大走访就是要走出新路子、听到真声音、解决新问题、取得真实效。”走访面对面、干群心连心。今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全市各级干部职工4万余人,围绕“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主题,集中1个月时间,深入120 个乡镇(街道)、2131个村(社区),走访(电话询问)群众200余万人次。
处理问题加速
走访解困“有回响”
大走访梳理出的问题需乡镇统筹处理解决的46458个,占98.6%;县级层面统筹处理解决的527个,占1.12%;反馈市级部门解决的132个,占0.28%。“走访是形式,解决问题是关键。”各级各部门立行立改抓问题解决,落实专人督查督办,确保能够解决的问题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限时解释。
“还是很满意嘛,秧子栽下去也活了,很好地保障了我们生产用水。”雁江区临江镇红碑村村民李存全很是感激老鹰水库管理所的干部职工。原来,他们在走访中得知,由于天干村民希望老鹰水库可以“放水解渴”。管理所收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积极向龙泉山灌区管理处请求紧急调水补充老鹰水库水量,6月5日,老鹰水库水位达到自然出渠水位,源源不断的清水流向干涸的秧田。
“敢于‘啃骨头’,还要敢于‘啃硬骨头’。”在大走访过程中,能立查立改的问题坚决不拖延,对于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在想方设法逐步解决。
市社会评价办根据各县(区)上报问题台账,梳理出涉及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城市管理等方面的16个问题提交市级层面统筹解决。7月15日,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市社会评价办提交的《全市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收集的需市级层面统筹解决问题的报告》,对16个成因复杂、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问题落实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多部门联动逐步落实解决各个问题。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施政于民、达效惠民,这是干部走访群众的“基本功”。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大走访中,我市广大干部走田间地头,停农家院坝,真正倾听民意在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一次次面对面交流,一个个问题解决,必将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全市在大走访中发现47117个问题和意见建议,已处理办结98.5%,其余问题正在加紧处理解决。安岳姚市镇村民赵廷富深有感触地说:“为老百姓真干事,这才是好干部。”
记者从市社会评价办获悉,大走访活动今后将会常态化开展,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搭建干群交流连心桥,通过改进干部作风赢得群众认可。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资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资阳市监察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四川连联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5020181号-1